和真正练太极拳的人搭手,会有奇怪的发现,就是无法从对方的手上感觉到对方的重心,但对方却能抵抗住你的力量不后退。这个情况在某些练日本剑道的人身上也能找到。答案其实在李仲轩前辈的门下另一条走狗徐浩峰的书中已经披露,那就是无名指锻炼法。(全身及其他手指放松,只有无名指紧张),无名指在日常生活中是废指,很难动用到相关的力量,但是它紧张的时候却能让力量传到手上。而且你感觉不到自己无名指的相关力量,对方也感觉不到从你无名指上传出来的暗劲。
正确用刀挥砍的时候,主要就是无名指带动刀的运行,其他手指只是在砍中目标的时候紧张以保持刀的平稳,所以很多练剑道的人无意中能练出这个效果,专练柔道的兄弟反而练不出来。
而太极拳最重要的攻击力量虽然来源于无名指,但是其核心却在大拇指上,在持刀挥刀的时候,身体因刀而失重,全靠大拇指来维系刀的重量和平衡。内家拳的“人刀合一”秘法,也在大拇指上。
我们平时坐公共汽车,汽车一颠簸,我们就要找个地方扶一下来维持平衡,实际上扶一下那个力相对是很轻的,为何就能让我们一百多两百斤的体重保持平衡了呢?因为我们只是要找一下平衡感。找到了来源于两个大拇指的平衡感,就进入了“不动之动”的境界。,真正的“四两”拨千斤,用的是四两重的大拇指,拨自己的体重千斤。
养生自己发明了一个方法,平时把大拇指握在其他四个手指里。行走时假装失重,有时拇指从其他四个手指里寻找借力来平衡,有时其他四个手指也从拇指上找借力来寻找平衡。
重心前倾走路,感觉快失重的时候拇指一顶,就像顶在别的物体上一样顺势把重心调整过来。
语言表达有其极限,你可以试着坐公共汽车,扶着扶手,感受用手指轻轻借力来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平时练习,就把拇指当作其他手指扶着的扶手。以此保持身体平衡。或者把其他四个手指当作拇指顶着来维持平衡的物体。手背为阳,手掌为阴,把大拇指握在手掌里这种互相借力的方法,暗语称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国的武家,为了避免被禁武的当局发现自己在练武,纷纷借用道家学说来掩盖武功的练法,所以你看一本古代的武功秘籍,里面一大堆阴阳啊,五行啊,千万不要奇怪,那些都是为了保证这本书被**看到的时候不至于让书的持有人满门抄斩才这么写的。用时髦的话来说,道家的隐语成了军用密码。例如“吕洞宾”“吕纯阳”,“吕祖”这些词指的都是男人的小鸡鸡。(洞里的客人)
这些军用密码,在上一代的武术家都还有很多能翻译,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能翻译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还有些乱翻译的人(好吧,我是在说我自己),搞得秘笈出版界一片混乱。
读者们只需要明白,当两个元朝/清朝初期的武术家在谈论“阴随以无厚入海”这种莫名其妙的话,其实是在谈悄悄地背后用刀插入对方小鸡鸡附近的暗杀技术。就好了。
当统治渐渐稳定,战场之拳再难有用武之地,其中一部分战场之拳的传人沦为街头卖艺者,向高难度的华丽动作发展,一部分沦为拳手,专业角斗供吃饱了撑的观众取乐(或换个好听的说法说是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而其中一部分转变为义士之拳。
义士这个词,在古代就是黑社会的意思。在元代,是明教,白莲教为主,在清代是以天地会,红花会等为主。这些秘密会社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大多数时候潜伏在民间,一般很少有大规模作战。打斗的对手一般也不是军人,而是衙役,捕头,密探,在这种情况下,战场之拳就不那么实用了。其中有一些实战高手发明了更实用与当前这种情况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