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情节虚构,人物拼凑,闲来解闷,为博一乐。)
年底前的几天,向阳位于远郊的何阳粮食仓储场(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夏天的时候他就买下了一家做粮食烘干的厂子,买下后对场地进行了扩建,对烘干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这是他整个夏天所干的工作。进入秋天,他在周边农场、农村不停地看粮跑信息,然后开始下单购进,五千吨湿玉米购进后,烘干设备经过试运行,进入满负荷生产阶段,一天一夜能烘干量在200吨,九个工人分两班24小时不间断生产。
看着仓储场步入正轨,向阳就准备举行个仪式作为公司的开张日。他下了请帖,又给抵押公司的五位全体员工开了个会,内容就是抵押公司关业,不干了。员工愿意来仓储场的,他欢迎,因为这里不仅需要出力气的壮工和技工,也需要动脑的文员和跑腿跑事儿的业务员,当然这里的条件跟市里比不了,而且生产起来没白没黑,辛苦是肯定的。所以他让员工们自愿选择。不愿来的,他欢送。
他之所以把经营很好的公司关掉,就是为了将来打算,他要实施他的复仇计划,就不想跟生子有任何瓜葛,因为这家公司跟生子有割不断的联系。
令他没想到的是跟了他四年的老员工一个也没来,而愿意留下来到仓储场的却是新来不到一年的女孩刘丽莉。她是因公司业务实在忙不过来而临时招来的业务员,本想用一段时间就辞了的人。
向阳握了握刘丽莉很瘦弱的小手,说了句:“欢迎你加入新公司。谢谢你。”
然后向阳向四位老员工鞠了一躬说:“感谢你们,四年来对我何向阳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没有你们就没有公司的这四年,我没什么可表达的,就再给你们开三个月工资,算是一点心意。”
老员工们走了,并谢绝了参加新公司成立宴会的邀请。
公司顿时空荡荡,这个他经营了四年半的公司就此结束了它短暂的生命。
向阳看了眼有些瘦弱的刘丽莉,她如果再稍微胖一点会很好看。
“就剩下咱俩了,咱们分一下工,你把不要的文件资料清理出来,粉碎后扔了。我去找货车,再找几个工人。你自己害怕不?”
刘丽莉说:“我不怕,晚上走夜道我都不怕,大白天我怕什么?”
“有勇气。”向阳此时有些喜欢她。但他不明白,一个女孩子独自走夜道为了什么?
近傍晚,向阳把公司的一切拉到了仓储场,等卸下来的一切都安顿好,已经近七点了,冬天夜长日短,此时的天早已经黑透。考虑到刘丽莉第一天来新公司,向阳打算送她回市里。而刘丽莉说她不回去,就留下了跟其他员工一样。向阳说:“也好,跟家里打声招呼,省得惦记。”
刘丽莉却说不用,家里人放心。
因刘丽莉的到来,仓储场有了一个唯一的女性。考虑到她工作方便,向阳把办公室隔壁的一个单间腾出来,让她自己住,还告诉她如果有新人的就跟她搭伴,没有就可她一个人住。
等刘丽莉收拾好住的地方再次来到办公室,已经晚八点多,向阳就带着她跟夜班的4个工人一起吃饭。
向阳介绍说:“这是公司新来的员工,刘丽莉。别看在这儿是新人,论工龄比你们还长。”
向阳又对刘丽莉说:“目前咱们公司共十一个人,在座的加上你、我共六个,另四个轮班在休息,还有一个回家了,他家在附近,负责做饭,明天你就都能认全了。今天算是给你接风,我给你倒杯酒。菜虽然简单,酒再没有就不是接风了。”
“你来了,就好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刘丽莉脸红了一下。
仓储场的工作是辛苦的,没干过不知道。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没有坐着休息个十分八分的时间的时候,没有什么具体分工,只要当班,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电机坏了不懂修理,但搭把手这事还是可以做的,总之是闲不住。
效外的寒风格外凛冽,特别是夜晚几分钟就能将人冻透,尽管身上穿着厚棉衣。
几天下来,刘丽莉原本白白和光滑的脸就变成了暗红色,并粗糙起来。
潮湿的新粮又开始进场,不分白天和夜晚,粮车一来就要过秤,而过秤就得有人守秤。而眼下仓储场一个班最多五个人,一个烧锅炉十二小时不能离开,一个负责看送粮机器,还要观察烘干温度,还要做维护工作和修理出现的故障,剩下的三人一个开铲车推粮,另两个负责手工清扫,直到工作结束。
几千吨的粮食既要送上去烘干,又要在烘干后堆放好,工作量可想而知。
男人们都在室外,守秤的工作只能由刘丽莉来做。
向阳要联系业务还有跑粮源,一天也呆不上几分钟,唯一能替一会儿刘丽莉的就是做饭的工人,不然她只能二十四小时守在秤跟前,睡觉也只能趴在桌子上睡。但做饭工人也有工作,因此,刘丽莉一天能踏实睡觉的时间不到四个小时,大部分休息时间是在桌子前解决。要说劳动强度刘丽莉不如男人们大,但要说时间长短绝对是她最长。
向阳原来的员工不愿来肯定有这方面原因,一个坐办公室的人让他来出大力,恐怕没有愿意。人都愿意往上走,谁会甘愿往下去?都说水往下流,人哪有往下走的?
随顺粮食入场数量增加,向阳资金紧张起来,父母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了出去,但也只是杯水车薪。眼下的情况让向阳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样下去,他想把粮多存放一些时间的计划将难以实现。生产还要继续,公司还必须运转。手里没有钱困难不用去想象。因此,他决定先出手一部分,尽管差价不大只是微利,但能暂时缓解资金难题,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向阳忙起来就忘记了照顾向红,好在他跟向红经常保持电话联系,得知她一直平安,开始老爸接过她一段时间,后来就是朋友。目前一直是朋友接送。
向红的事还有新公司经营的困难让向阳烦心不断,有时他就想,放着成熟的公司不做,却偏偏干这不熟悉的行业,真是没事找事,早知如此还不如接着做,也不至于如此辛苦。但一想到生子,他马上打消这个念头,立刻坚定做下去决心和勇气。
这天的晌午,向阳又一次回到市里,他去郭小玉叔叔所在的粮库了解一下粮食政策方面的情况,又去了趟农业发展银行,询问贷款情况。向阳以仓储场的土地和建筑物进行了抵押,两个月了,还没审批下来。
两件大事都没有新的进展。眼看也到了午饭时间,向阳电话联系未婚妻郭小玉和向红,出来一起吃个饭。未婚妻中午出不来,向阳感到郁闷。时间不大向红来了。
向红说:“瞧你这样,又黑又瘦,还好意思让我跟你吃饭。”
向阳说:“你不懂,这叫什么?这叫健康美。”
“得了吧,掉在土堆里都找不着。难怪人家不想看到你。也就是我,念在我是你妹妹的份上,不来不行呀。”
“瞎说,人家真有事。”
向红看了眼向阳没再吱声,不一会儿,向红说:“我还替你邀了朋友,一会儿就到。我不喝让他陪你喝。”
“我朋友还用你邀?是你自己的朋友还差不多,是男的?”
“当然,你以为是女的?”
“什么关系?”
“当然一般关系,想什么呐?!”
王瑞的出现让向阳明白了,这些日子所谓的朋友接送都是他在做,不错一直是王瑞在接送向红,他有事不能来也会让他的同事来,已经近四个月,一天也没耽误过。
行,妹子真行,有警察主动接送。
向阳心里难以取舍,这个王瑞如果是个不离婚的就好了,即使是离婚的没孩子也凑合。他为人随和也没什么脾气,跟向红这个娇生惯养的性格互补性很强,他俩在一起一定合得来。
要说王瑞也是个有大涵养的人,可惜!
王瑞来了,抱歉说不好意思来迟了。落座后,宾主客气相互问候几句,这边服务员就开始走菜。都是熟人又是便饭,向阳提议边吃边聊。
向阳感谢,王瑞也感谢,向阳感谢王瑞的无私奉献,王瑞感谢向阳的邀请,两人没少喝。王瑞为了中午这顿饭推掉了工作,还专门请了假。就是为了喝完酒不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免得违反纪律。可见他对这顿饭的重视。而向阳原本没打算喝酒,因为他下午还要回远效场子,可见了王瑞他不能不喝,可以说没有他的仗义生子还会有第二次虐待向红的机会。因此,一个有备而来,一个临场而变,两人都没少喝。
眼看下午上班点到了,两人还未尽兴,向红丢下他俩自个走了。
剩下两个大男人,又喝了一会儿,一人又是两瓶啤酒。王瑞提议去茶馆坐坐再不去做个足疗放松一下,顺便醒醒酒。于是两人去完茶馆进足疗。酒也醒的差不多了,这才分手分头走。
其实向阳不知道,向红的心理医生还是王瑞帮忙请的,从省里请来的,费用绝对不低。他能做到这些,并不仅仅是以一个普通朋友从关心角度出发,还有示好的成分。这些向红当然知道,她能感觉得到,有时她就想,只要他提出来跟她处朋友她立马就答应。有时也想,他不会提出来,目的性太强不会是他的性格,“拣破烂儿”的事他更不会去做。
向阳没能见着未婚妻郭小玉有些不舒服,但却对王瑞加深了了解,也算有了些收获。
未婚妻郭小玉知道向阳遇到资金的困难,就回家跟家里商量,筹集点儿能支持多少就支持多少,她还想把自己名下的房子作抵押。作父母的当然要问筹钱干什么用。她就把向阳公司变故的事情说了,家里对好好的公司关掉感到不解,于是未婚妻只好把向红的事说了出来,其实她知道的只是表面,更多的细节她不知道,向阳也从未跟她说起过。家里人就分析妹妹能脚踩两只船,哥哥也未尝不能,又一分析,这个未婚姑爷有点瞎折腾,不怎么本分。
分析后的结论就是钱不能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还告诉她这种从小在社会混的人,性格不一定适合她这种从小受良好教育一直顺顺当当的人。要她慎重考虑,趁着还没举行仪式,一切都还来得及,不然真就成了离婚的了。
这些意见和建议她记没记到心里外人不为所知。不过她那天的确有事,不是因为家里提出不同意见而有意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