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穿越之唐前艳

第30章:欺君之罪初养成

穿越之唐前艳 一束期华 2025-03-08 20:38
第三十章欺君之罪初养成
怀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跟在杜子明身后,终于走到了巷子尽头,一个十分简陋的庭院出现在眼前,门虽简陋,门上却写着“静王府”三个大字。在这简陋的小巷中看到静王府,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杜子明敲门,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开了门,见是杜子明,忙行了礼,将杜子明请进院内,我也跟了进去。
进入院中,更是心酸,一个普通老百姓住的那种小型的四合院,院内墙角处更是杂草丛生,院子也显得有几分荒凉。想到那个白衣飘飘、遗世独立、高贵忧伤的大唐王朝亲王就住在这种地方,怎能让人不唏嘘!
老者带我们来到一个房间前,示意王爷就在里面,然后就离开了,并不带我们进门。难道他也怕被传染上风寒?
杜子明拿出两条方巾,递给我一条,又用另一条捂住口鼻。方巾上一股药水味,想必是预防风寒传染的。戴好了方巾,这才走了进去。
屋内陈设简单,就算一个无品小官的卧室,应该也比这个王爷的卧室精致些。我为静王感到难过。
无欢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青紫、眼眶深陷,一副病容,实在让人心疼。杜子明和我进来,他小心翼翼地想坐起来。我忙上前将他扶起。静王看着戴了面巾的我,道以前没见过。杜子明只说是新请的助手。
杜子明打开药箱,开始查看静王的脉象等。静王对我道:“麻烦小兄弟给我倒杯茶。”
我忙跑到桌前倒了杯茶递给他,他像是很渴,一口气便饮完了水。难道他一个王爷,连给他倒水的人都没有!越想越是心酸,眼泪也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我忙拭干泪水,不能让他发现。
查看完,杜子明安慰静王道:“王爷请放心,您的病情已有缓解,家父正在专心研究这种风寒,已经有了些眉目,相信很快便能找出医治方法了。”
静王并不说话,只是笑笑,我看得出,那是苦笑。他还是一直咳嗽,样子显得十分难受,我也看得心里难受。
杜子明陪着静王说了一会儿话,我一直站在旁边。杜子明从药箱中拿出一个罐子,道:“王爷,这是我熬好的药,你睡前喝。”然后又拿出一个小药盒,道:“这里边的药丸是缓解咳嗽的。您好好休息,我明天再给您送药来。”
交代完毕,杜子明便领着我告退。我想留下来照顾他,可是我知道我必须离开!走出房门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他也正看着我。我怕越看越心酸,忙转过了头。
回去的路上,心情一直很沉重。我问杜子明,为何是他熬好了药送过来,难道不能抓了药让静王的下人熬,这样也能让静王喝上热的汤药。
杜子明摇摇头,叹口气道:“王爷府中就两个下人,一个是你刚才看到的六十多岁的老管家,还有一个三十几岁的嬷嬷,他们平时就不太爱服侍王爷,何况现在王爷染了风寒,他们避之不及,哪里还会好好照顾他。我每日都煎好药给他送过来。只是太忙,不能一天送三次,只能做些药丸以备不时之需。”
听着杜子明缓缓道来,我也心疼得眼泪不停滚落。难怪那次在吴家庄园,他能做出美味的高点,原来是平时就必须自己亲手做饭菜,否则恐怕吃不上可口的饭菜了。
一直到玄武门,又该回到锦衣玉食的后宫了。我忍住难过,擦干眼泪,走了进去。
远远的,蒋义若无其事地走近我,小声道:“总算回来了,真怕你一去不复返呢。”
我看看蒋义,轻声道了谢谢,便急急走了回去。
自那日从静王府回来后,我就一直寝食难安,日思夜想都是如何帮助静王。但是我知道,无论想要如何帮他,首先一点必须是养好伤,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助他一臂之力的基础。所以一回到宫中,我不再腐蚀伤口,不让它愈合,而是要求杜子明尽快让我痊愈。两天下来,伤口已经渐渐愈合,基本可以行动自如了。
昨天杜子明来看过我的伤势离开之时,我曾以怕被传染为借口,让他帮我带些预防流感传染的药来。今天他果然带了不少来,是时候该想办法出宫了。可是宫墙那么高,守卫那么森严,我要如何才能逃出去呢?
正思索间,便听小安子通报皇上来了。
突然间灵机一现:要出宫,找皇上最直接呀。打定主意,我便在皇上进来之前佯装养伤,并未起床迎接。
李隆基走进来,我假装病恹恹地支起身子想要行礼,李隆基忙上前一把扶着我,道:“你伤还未好,好好养着,不必下床行礼。”我道了谢,又病恹恹地靠在枕头上。
李隆基看着病恹恹、毫无精神的我,问道:“都半个多月了,为何还不见好转?是不是小杜太医医术不好啊?”
我解释道:“不怪杜太医,同样是他给的药,玲珑的伤早就好了。大概是臣妾体质太弱的缘故,才久久不能痊愈。”
李隆基道:“朕再找其他的太医给你瞧瞧,再好好补补,把体质补回来。”
我忙道:“皇上,不用,我想啊,我这个病大概是心病。”说罢假装咳了几声。
皇上一边轻拍着我的背,一边问:“哦?玉儿有何心病?不妨说与朕听,相信天下间还没有朕不能解决的烦恼吧。”
我叹口气,道:“臣妾自幼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一天不曾离开过他们,现在进宫都快一个月了,实在很想念双亲。加上被打了十几大板,想到从小被父母宠着长大,还没被谁打过呢。越想就越觉得委屈,越委屈就越想他们,终日以泪洗面。皇上您说,这伤口如何能好呢?”
见皇上听后有些迟疑。我假装抽泣起来:“若是见不到爹娘,这伤口怕是难以痊愈了。皇上就当白疼我一场,我这辈子怕也不能侍奉皇上了。”说罢哭了起来。
李隆基见我哭起来,忙安慰道:“玉儿不哭,让朕想想办法。”我哭得更大声。
皇上见状,忙道:“哎呀,别哭了。这样吧,反正你家就在京城,朕就准你归宁几天吧。”
目的达到,我忙问几天。
皇上看着我道:“三天如何?”
三天哪里够把感冒治好啊?
我又哭道:“皇上不是叫臣妾空欢喜一场吗?三天,回去光诉思念之苦也用完了,哪里还够享受天伦之乐呢?何况在娘家,有娘亲的细心照顾,好得也要快些啊。”
皇上问道:“那你说几天?”
我算算日子,道:“十五天。”
皇上瞪大双目,道:“不行,哪有女子归宁要那么多天的。最多七天,不可再多了。”
我还欲说话,不料皇上已经抢先一步道:“别再说了,这已经是特例了。还没有哪个妃嫔没侍寝就归宁的呢。你再多要求,便一天也没有!”
听他字字铿锵,我也害怕最后他一发怒,一天也没有了不说,说不定还会惩罚我一下呢。七天就七天吧,总好过一天没有。
虽然有些不甘,我也只能谢恩了。
一早赶紧收拾妥当,又将素钦斋的一切事物交给小安子打理,我便带着玲珑去给皇后请安外加辞行。原本是连玲珑也不打算带的,只是规定必须带宫里的下人一起才能出宫,我只能带上她了。
到了清宁宫,皇后早已起床,此刻正张罗着下人清点礼物。见我到来,皇后问道:“妹妹来得正好,看看这些礼物带回家够不够,再看看令尊令堂还需要什么,只管开口,我给你准备。”
原来这些都是给我准备的,我忙道:“上次册封臣妾的时候不是已经赏了我家许多礼物吗?为何这次回家还要带呢?”
皇后笑道:“册封的时候是该赏的,现在归宁也是该带回去的,如此方能体现你的尊贵,也是皇家的体面。你看若是够了,我待会儿就吩咐人给你送到家里去,如是不够……”。我忙道:“够了够了,臣妾替家里谢过娘娘。”
原本打算带着玲珑,两个人就轻轻松松回去了,现在看来还得有不少人跟我一道回去呢。
我坐在八抬大轿里出了宫,身后跟着十几个抬着礼物的人,玲珑则跟在轿子旁边。
我在摇摇晃晃的轿子中渐渐睡去。等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董府。因为是临时决定的,董府并不知道我今日会回来,等看到轿子已到,守门的这才忙进去通传。
玲珑扶着我径直走了进去。
董夫人见我回来,很是高兴,又忙命人去将“爹”请回来,又去衙门将华阳请回来,劳师动众不得了。
沈恬已经在我进宫后不久嫁到了沈家,如今的她更是容光焕发。我调笑她道:“沈先生,现在我是该称呼你先生,还是嫂子啊。”
沈恬羞红了脸,道:“美人喜欢如何称呼都行。”
我道:“我看还是叫好嫂子吧。”
等随行的人将礼物放下清点完毕,我便叫他们回去了。也吩咐轿夫们七天后再来接我。
一家人坐着说笑了一阵。我偷偷转身交代玲珑,小声道:“你去叫一辆华丽点的轿子来,下午我们就走。”玲珑有些不解,道:“美人不是要待七天吗?为何下午就要走了?”
我道:“我自有安排,你照办就行了,不必多说。”玲珑便领命下去了。
不多时,爹和哥哥都回来了。董夫人忙叫人准备晚膳。一家人闲话一阵,一直到吃完晚饭。玲珑果然带着一顶轿子来到董府门口。我便对对董家人道:“爹、娘、二娘、哥哥、嫂嫂,这次皇上只准我回来看看你们,不能多留,我就先回去了。”
一家人都有些依依不舍,董夫人更是泪眼婆娑,问为何只能留这一会儿。安慰她一阵,我还是毅然上了轿子。
八抬大轿,很是宽敞,玲珑忙了一天,我叫她上来一起坐轿。玲珑起先还推辞,后来敌不过我的命令,只能上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