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孩小静难舍难分
(免责声明:本书纯属茶余饭后没事解闷聊闲之佐料,全部故事纯属作者主观虚构,凭空捏造,如确要对号入座,一概负不起责。)
执法问题最多的县没有什么问题,更没发现什么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但调研的文字材料必须完成,因为对上面还要有个交待。
李德卫苦思一番后,想出了最终的调研题目《加强法制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两县法制建设的调研》,从题目就能读出他的调研主要围绕经济发展来展开,把执法建设的重要性放在了经济发展建设之中来产述,看上去是要说明执法建设工作在经济建设当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其实是在说经济建设更为突出的作用。
实际上经济指标主导一切工作已经是全市上下形成的共识。经济上去了,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可能通融。这篇调研文章正好迎合了眼下市里的主流倾向,领导看了一定会喜欢,领导满意,此次任务就算完成的圆满。这样做是对上面最好的交待,因为他们就是去调研,而不是发现问题,更不是去收集整人的材料,就是围绕调研来开展工作。反映此行的最终目的,这是他们此行的根本目的,不能偏离主题,不然,对此行的决策者和调研活动的直接负责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把稿子写完,交上去让上面满意,他们一行就完成了此次调研任务。
李德卫花费了三天时间外加两个半夜时间总算结稿,他晚些时候交稿就是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材料,弥补调研工作方面的不足。
材料交给副主任组长过目后,直接交给了自己的书记,因为是他在常委会上提出的此次的调研活动。
书记去汇报了,李德卫这下无顾虑地坐下来放松。
调研活动结束后,所有的组员都轻松回到原工作岗位,唯独李德卫例外,他的工作却要接着进行,因为调研的材料要由他来完成。因此,尽管回来三天了,但他始终没正常休息始终在工作。
李德卫想起了给女孩小静带的礼物还没送出去。要说这份礼物是他抽午饭后的时间特意去商店买的,是一个缅甸的玉挂坠,刻有龙凤呈祥四个字,选好玉坠后李德卫又专门为它配了个链子,是一条细的白金链子,看似组合的不伦不类,其实更显现出特别。
李德卫观察了一会儿又拿在手里重新掂量了一下份量。这件礼物花去李德卫近八千块钱。
中午应该没事,几天来只有他在忙,如果真有什么事找不到他也能取得谅解。想到这李德卫决定借中午时间去见女孩小静,顺便把礼物送给她。
李德卫说:“小姑娘,在干吗?”
女孩小静说:“我才不是小姑娘呢,不过从你嘴里这么说了,我就接受了。我在想礼物,还想送礼物的人。哎,你说这都多长时间了,连个人影也见不着,不会是骗子吧?”
李德卫说:“可以肯定的说,你遇上骗子了,还是个大骗子。以后千万要小心了,可不能再上当了。你一个女孩子家,不要轻易想信别人说过的话。”
女孩小静说:“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我遇到的真是个骗子。你个大骗子!啥时候回来的?也不跟我说的一声。”
李德卫说:“我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你有事吗?没事你现在就出来,我在小街‘品品屋’等你。”
小街是一条时尚的小吃街,还有不少的茶馆和饮吧,年轻人常去,上了岁数的也不在少数,谈生意做买卖的人也大有人在,总之,这里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进进出出的人群。这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多却不闹,没有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喝大酒,高声大论的,即使喝酒人数也不超过三、四个人,没有了人数聚集,也就没了有高声喧哗的基础。
在街上还是在屋内,始终没有闹人耳膜的声响。这就为想看热闹又喜欢安静些的人们开辟了一处绝好的地点。
李德卫先于女孩小静到来,他点了份炒饭,一份酸辣汤、腊肠、五香牛肉、开心果、奶油瓜子,外加一份水果十锦。又点了份通心粉,还有啤酒,这些是为他自己点的。
女孩小静准时走进了小屋,牛仔短上衣,牛仔短裤,光着腿,脚下是长统靴,新近又做了新潮的发式,与一身职业装打扮的李德卫反差格外强烈。
“哇!”
女孩小静看着李德卫送给她的礼物后惊呆了,她根本没想到李德卫会送她这么贵重的礼物。
李德卫说:“别光哇,说说看喜欢不?”
女孩小静说:“喜欢,太喜欢了。”
李德卫说:“喜欢就好,也算我没白忙乎。你不知道,我想了好几天,为上挑合适的礼物。你应该谢谢我这番心思。”
女孩小静说:“要感谢吗?好说,这就给你。”说完这话她站起来两步迈到李德卫面前,弯下腰十分大方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又在嘴上亲了一下。接着说:“这下满意吧?”
李德卫被女孩的举动给拿住了,这是他一直想却没好意思张口的要求,却被她直接给付诸了行动。
女孩小静的大胆和无所顾及让李德卫一时思维也停止了。
女孩小静说:“哎呀,把你吓住了?你不是特讨厌吧?”
李德卫说:“你的举动让我感到突然,尽管我心里上特别愿意,但身体上还没充分准备好。”
女孩小静说:“文绉绉的,听着就费劲,还不如说你愿意我听着舒服。”
李德卫说:“有时候话不能随便说,即使想说,有时候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太直白了,容易产生反感。”
女孩小静说:“虚伪,有想法不说是最大的欺骗。”
李德卫说:“我跟你学,下回就直接说,不藏着掖着了。”
女孩小静说:“这才对吗,释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高兴这才是最终目的,想那么多干吗。”
李德卫非常愉快的午餐还没吃到最后的尽兴处,就接到单位办公室文书姑娘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下午两点开会。
接过电话李德卫的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坏了,而且开会的时间也近了,他现在就走,在保证出门就能坐上出租车的前提下能准时进入会场,否则肯定要迟到。
这个小文书是怎么搞的?怎么不提前通知!过后一定跟她说道说说道,不然她不长记性!
李德卫撂下女孩小静出来快步走出了小街,在街口等了几分钟才坐上出租车。
迟到的李德卫在会议室门口稍做停留,平息一下呼吸这才推门进来。
会议室里还有外人,李德卫坐下后才看清楚,他原以为会议就是本单位的班子成员。没想到还有外人,并且是市委组织部的人。
照常是单位书记主持会议。见李德卫进来,他并没有怪李德卫迟到,因为他知道副调研员李德卫回来的这几天始终没好好休息,并且在熬夜。见李德卫坐下,书记宣布开会。
经组织部考核,市委常委会通过,李德卫任政法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宣布任命决定。
按照常规,政法委书记由常委兼任属副地市级,而副书记正常应该是正处级干部担任,李德卫任正处级的副书记一职,证明他离升正处级这格不远了。
会议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可李德卫却迟到子十五分钟,比会议时间还长。
开过会,李德卫在书记办公室里坐了会儿,聆听一下书记的教诲和工作寄语,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偷着乐了会儿,这才想起女孩小静,他应该问问她中午与他吃饭是否开心?吃好没?
女孩小静说:“我还没吃好呐,你就走了,一点不够意思。哪有你这样的。”
李德卫说:“为了表示我改正的诚意,你请你去歌厅行了吧?”
女孩小静说:“我很生气,不过见你诚心悔改,我就原谅你,我接受了,算你改过了。快说去哪家歌厅?”
李德卫说:“你定,我听你的。”
尽管李德卫与女孩小静在歌厅呆的时间不短,但他还是在下班点准时回到了家。这是杨小枚给他定下的规矩,他不能总是找理由破坏,不然,不会逃过她的“审问”。
任副书记的第二天,李德卫就替书记去接待群众来访。书记临时有事,于是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新任副书记李德卫。
李德卫的接访原本就是个临时工作任务,没指望有什么大的工作成果,没想到竟然引起了上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并且给予了连续报道。
事情由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引起,他对自己家的住房面积与棚改办的计算结果不一致而生疑,本来很好解决的事情,就因为他听信了“好心人”的劝说,通过关系找到了棚改办一位负责人,结果只是时间延长了,结果并没改变。为此,他来上访,他要反映棚改办的这位负责人不作为,不替老百姓办事。
接访工作的经历告诉李德卫事情并不是群众所说的如此简单,这里面一定有暗箱操作和行贿受贿问题。通过信访发现干部问题并不是新鲜事,但在本市绝对是先例。成功了他在政届就出名,并且能成名。就看他的把握了。
李德卫说:“把你所知道的详细跟我说说,他是怎么没给你解决的?讲主要经过。”
眼前的群众犹豫了,因为今天是集中接访,有不少其他单位和部门的人。他肯定怕别人听到或者传到别人的耳朵里。
常委没来,因此李德卫就是接访的领导。
李德卫说:“你等一下,我最后受理你的问题。”随后李德卫要求工作人员安顿好这位群众,等下他再来接待。
尽管一个上午李德卫没喝一口水,讲的口干舌燥,但还是在送走最后一名他要接待的群众后,告诉工作人员把那位群众请过来。
工作人员请示李德卫是不是休息一下时,被李德卫拒绝,并告诉工作人员为群众倒杯水。
李德卫一上午的工作态度让群众看清了这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干部,既然可以信赖那当然就会把事情经过不保留地说出来。
事情是这样,棚改办的负责人收了群众的钱,没给人家办事。当然这钱不会是几百几千,原本这点事对于他来说不难做到,可不知什么原因他一直没给办,可测量结束的最后日期已经临近,再不改就来不及了。时间不等人,群众又通过这位“好心人”做中间人再次送钱,这次负责人才去办,可是原房屋测量面积的原始档案已经封存,超出了负责人的职权范围,他没有这个权力把已经封存的档案启封。他本可以把钱退回去,也就不会发生群众上访的事情。可他又不知怎么了,钱也没退,事情也没个交待。群众找过多次,负责人开始还解释几句,后来干脆还电话也不接,人影也找不到。
群众最后说:“他把事情给我办了,花出去的钱我认。”
李德卫说:“能不能跟我说实话,一共给了他多少钱?”
群众说:“前后,五万。”
李德卫说:“你家几户房子?”
群众说:“五户,测量时有房照是一百三十五平方,无照三百六十平方。”
李德卫说:“老哥,这是你的家业,一辈子挣来的,不容易。听我一句话,要相信政府,别再听信别人的了。”
李德卫跟书记汇报后,书记也有同感,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群众上访案件。
李德卫的意见是不能把这个事交给棚改办去答复,这样做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群众的嘴很快就被堵住,上访的事情也很快就会过去,但这种人过后还会做出损害群众的事情来。
李德卫强调要迅速采取组织手段,防止知情者通风报信。
书记同意,他跟市委书记请示后,拿起电话打给了反贪局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