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娱乐 > 风轻云淡

第33章:第十三节

风轻云淡 沈从 2025-03-11 22:35
第十三节感受普通百姓办事难
(免责声明:本书纯属茶余饭后没事解闷聊闲之佐料,全部故事纯属作者主观虚构,凭空捏造,如确要对号入座,一概负不起责。)
上午李德卫去市里开会,回来后将情况与主要领导书记进行了汇报,并接着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准备调研题纲。
市里组织人大、政协并抽调纪委和政法委干部成立法制工作调研组,去所辖县及乡进行法制建设调研,预计七天,走两县,六个乡镇。作为调研文字材料的主要撰写者,李德卫事先准备了题纲和针对性材料收集的范围,一切准备就绪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
在餐厅就餐时一把手问李德卫夫人在国外,家里面没什么问题吧?李德卫明白领导问话的目的,就是要出去调研,家里的事情要安排好,不能因老婆出国家里缺少照顾而影响外出调研工作。
不能耽误工作排第一位,关心下属是其次。
李德卫说:“都安排好了,书记就放心吧。”他还跟一把手书记聊起了调研提纲的话题,并把几个调研课题跟领导简要进行汇报。领导听后表示满意,并说副调研员的工作一向让自己很放心,这次一定差不了。
所属的两县李德卫只熟悉一个就是和县,他在哪里挂过职,并且任过县长助理,特别是永芳乡还有下面的永芳村,他更熟悉。不过这次调研的地方虽然有和县但没有永芳乡,只有和县的公安局、司法局和检察院。这就是和县调研的全部内容。在李德卫看来,和县不是此次调研的重点,重点在另一个县兰县,因为李德卫听说过,兰县执法环境不好,群众反响较强烈。
第二天一大早,市里调研组一行七人乘坐金杯面包车准时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快速行驶于上午十点半到达了和县政府招待所。此次调研按照市里要求并没有事先通知县里。因此,调研组一行在组长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自行登记然后各自回房间稍做休息然后去餐厅吃午饭。
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李德卫在和县当过县长助理和办公室主任,跟宾馆、招待所以及饭店打交道的时候要比其他干部更多,招待所的人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接下来的事情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就餐时,餐厅服务员直接把调研组一行七人领到了包间,吃得也不是正常的四菜一汤工作餐,而是十菜一汤,大大超出了标准,只是没有酒水。
组长问服务员这是怎么回事?服务员说因为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餐厅特地给加的菜,没有别的意思。收费还是工作餐标准,绝不多收费。
组长对李德卫说:“不是你小子搞的鬼吧?”
李德卫说:“主任您可冤枉我了,我也跟您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副主任组长说:“那就吃吧,入乡随俗。”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都不好明说。
就餐时副主任组长就把下午的工作安排跟大家传达。下午七人分成两小组,一组去路面通过暗访的方式了解交警执法,并去检察院以普通群众身份了解对待群众上访情况;另一组去菜市场、商场也是通过暗访的方式了解工商、城管部门执法。并去派出所以普通群众身份了解处理居民纠纷处理情况。
接着又把人员进行了分组,副主任组长带一分组,副组长李德卫带另一分组。李德卫这组去交警、检察院,副主任这组去工商、城管和派出所。
为了真实了解交警执法情况,李德卫这组专门选择下午高峰期驾车出行来了解交警执法情况,在下午上班时间交通平峰期去检察院了解情况,这样两项任务互不影响,还能保证了解到真实情况。
和县检察院位于县政府附近仅隔一条街,是一座五层的办公大楼,李德卫在和县工作时大楼刚动工,他走后第三年才交付使用。因此,李德卫还未成见过县检察院新办公大楼的模样。
李德卫假扮当事人的亲属,纪委的同志假扮李德卫的朋友,让外人看起来为的是相互壮胆。因为据他们了解,平时老百姓去“衙门口”问事大都是几个人结伴。
李德卫说:“我叔家弟弟因涉嫌故意伤害罪,现在取保,原告也不再追究责任,可昨天检察院要他过来,他有事来不了,因此我来想问问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接待李德卫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工作人员,从窗口里抬了一下头,眼神明显有冷漠的神态。
“你弟弟叫什么名?”
李德卫说:“李德龙。”
女工作人员说:“你叫什么?”
李德卫说:“我叫李德卫。”
女工作人员说:“你回去转告他,检察院不是他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的地方,想躲是躲不过去的,配合检察机关办案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李德卫说:“您的话我一定转告,可我还是想知道他会有什么后果?”
女工作人员说:“这是检察院,不是菜市场打听菜价,这不是该你打听的事。”
李德卫说:“我大老远来一趟,你就告诉我一下,不违反规定吧?”
女工作人员说:“你无理取闹是不是?赶紧走,别人我告你防碍公务。”
李德卫说:“这位同志,你说话态度就不能好点,我们老百姓没得罪你吧?”
女工作人员说:“我让你出去,听着没!”
李德卫说:“你让我出去,可以。但你这态度是不是也检讨一下?”
女工作人员说:“我什么态度?你说我什么态度?!”
李德卫说:“找你领导来,什么态度这是。”
李德卫硬起来,女工作人员就软了下来。她不吭声了,其他工作人员过来劝。
一个说:“有多种情况检察院会找他,一个是为了撤销案件,或许还有其他事,但不管是什么情况,你弟弟都必须来。”
另一个说:“检察机关办案有检察机关的原则。他不来,让你来算是怎么回事?”
虽说在检察院有点小风波,但李德卫一行三人还是按计划从检察院出来后开车去了解交警执法情况。
前方就有交警的执勤岗,李德卫告诉小组成员兼司机小张逆行过去,检验一下和县交警的执法工作。
前方交警示意面包车靠边停车。
执勤交警说:“同志,你逆行了。”
小张说:“警察同志,都怪我,你看,我这外来的人生地不熟,走着走着就走错方向了。”
执勤交警说:“别着急,我给你带出去。下回要注意了,多看看路边的标识。念你是初犯,就不罚你了。”
小张说:“太感谢警察同志了,谢谢,谢谢。”
执勤交警指挥着面包车调过头来,然后开着警车把面包车带了出去。
下午五点半两组暗访组全部回到招待所,还没等开碰头会,县检察院的检察长带着两个人就来到了招待所,检察长跟副主任组长熟悉,一见面就热情地握手问候。很快检察长的双手就握住了副组长李德卫的手。
检察长说:“真是对不起,在下管理无方,特地来赔罪。”
李德卫说:“不必不必,一点小事,何足挂齿。”
检察长说:“我严肃批评了她,责令她在全院大会上做检讨。今天她要来当面检讨,我没让她来,我怕她思想认识不够,让她回家反省三天,想好了再来。”
李德卫说:“道歉就不必了,能改才是最主要的。”
组长说:“先屋里坐,你这检察长负荆请罪也不能站着呀?”
几句走过场式的道歉后,检察长道出了此次来的目的,他要以私人的名义请副主任组长吃饭,“顺便”也带上检查组的另六位成员。
组长推脱一番竟然同意了。于是一行人乘坐检察院派来的专车来到了县城外的一处农家乐山庄。
在吃饭的过程中,李德卫明白了,为什么检察长以私人名义请吃饭。检察长的父亲与副主任是老战友,并且两家是邻居,关系还要好。检察长从小就喊副主任叔叔。
在李德卫看来,检察长的岁数比组长也就小个十多岁,而检察长又是组长战友的孩子,那这位战友应该在当兵前十五六岁就生了这个后来成为检察长的儿子。
这眼前的一切有些不合常理。
在和县的调研于第二天午饭后结束。
上午的调研活动,调研组不再分组而是集体去了司法局。中午在县政府会议室对两天来的调研情况进行了反馈,午饭就是县政府食堂就餐。
饭后调研组没做休息直接乘车去往另一个调研地点兰县。
兰县在市里算是个经济较发达的区县,县城要比和县繁华的多,虽说距市里没有比和县近,但兰县的周边有个林业局还有三个国营农场,人口比兰县全县人口还要多,这是县域经济提高的一项基础。
调研组的车子还没进县城就被迎接的县领导拦在了路上,热情的话过后,就被让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宾馆内稍做休息,接着就被迎到了宾馆的餐厅。
一场高规格的欢迎晚宴在下午五点半正式拉开。
主人热情,不停地敬酒,客人们忙于应酬,于是一顿的猛喝让李德卫晕晕乎乎回到了宾馆独自一个住的标准间。
他与组长一样的待遇,都住单间,而其他组员是两人一间。
女孩小静电话打进来,她说:“你在干吗?”
李德卫说:“刚喝完酒,目前躺在床上正喘气呢。”
女孩小静就说:“喘气不用你管,人的呼吸是自主的,不用大脑去调节。还是把脑子闲下来想别的事情吧。”
李德卫说:“那我就想别的,可是我现在想不起来要想什么,不如你替我想想,我该想点什么?”
女孩小静说:“没什么可想的,那你就想我吧,想想我现在在干吗?”
李德卫说:“那我就想了,你现在肯定在家里,在上网?”
女孩小静说:“答对了一半。再想,我还在干吗?”
李德卫说:“想你晚上吃的饭,想网友有没有追你,再想就想不起来了。”
女孩小静说:“不对,你故意不说,你不诚实。”
李德卫说:“你知道什么我故意不说,我能想到的和该说的都说了。”
女孩小静说:“你知道我在想你,你就是不说,还说你都说完了。”
李德卫说:“你想我?我怎么没听你说过?不是逗我笑吧?”
女孩小静说:“我是认真的,谁跟你开玩笑。”
李德卫说:“那我认真点,你啥时候开始想我的,我怎么不知道?”
女孩小静说:“你不是呆子就是装糊涂。我都快让你折磨死了,你不知道。”
李德卫说:“是吗?我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过,我都不知道,我真是个不可饶恕人,太愚笨、太不懂你的心了,你批评的对,很深刻,为了弥补我的罪过,我立刻改,现在就改,你说,让我怎么做?我听你的。”
女孩小静说:“你就嘴巴转的快,不过我接受。你就给我带件礼物吧,让我看看你的诚意。”
李德卫说:“好说,我一定给你选个礼物。好了,我不跟你聊了,来人了。”
有人敲门,李德卫抓紧收了线。
组长喝的高兴,又意犹未尽,于是让吧台又送来酒,请李德卫过去再坐会儿。
一进组长的房间李德卫就看清楚了这肯定不是吧台所能做到的,而是专门又准备的,一定是县里面的安排。一张不大的桌子,正好摆了七把椅子,因是个套间还不算挤,桌上八个冷盘,啤酒、红酒一时数不清,外加一瓶当地特产的白酒。
李德卫说:“跟着领导走,吃喝啥都有。就是好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