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艳色

第19章:归云一去无踪迹

三国之艳色 刘荣步 2024-11-16 21:23
孙尚香在我惊讶的目光中从红衣中抽出一条长鞭,“啪”地一声甩在地上,声音清脆而响亮,一听便知这鞭子和那宝剑一样,亦是上等之物。
华景涵只看了一眼,就笑道:“小女子之物。”
孙尚香秀眉一皱。“鞭具亦柔亦刚,亦屈亦伸,亦直亦弯,正乃大丈夫之性情,何来‘小女子’之说。华公子,吃我一鞭!”话音未落,她已挥鞭而起,笔直地朝华景涵扫去。
速度之快,力度之狠,让人难以想象执鞭之人仅是个十七岁的女孩。
我开始替华景涵担心起来,毕竟她没有与这种特殊的武器较量过,本欲唤住她,可华景涵早已如脱弦之箭一般迎鞭而去!
就在皮鞭顶端离华景涵的脸还有两尺的距离时,她突然飞快而灵巧地弯下腰身,疾速从鞭底穿行而过。当孙尚香愕然之际,她的长剑已逐渐逼近。孙尚香只得收鞭后撤,以图再次挥起。
几招过后,我内心平复下来。华景涵看似有惊无险,实则绰绰有余。如果说庞公的剑法以“快”著称,那华景涵的剑法便是凭“轻灵”取胜。她宛如一只翩飞的羽燕,在如盘蛇般的鞭法中灵活躲闪,再伺机攻击。孙尚香每鞭都冲她面门而去,却屡屡感觉不到她的实体。倒是孙尚香自己,纵使华景涵每次都给她留足了收鞭的时间,但几招打下来,她早已面色红润,香汗遍体。
“小心!”眼见孙尚香躲不掉华景涵的一记直刺,我高喊着跑过去。然而,华景涵却微微一笑,在孙尚香面前平稳地停了下来。
我从袖口内取出方巾,轻轻拭去孙尚香额头上的汗水,后者惊讶地抬头看着我。“让姑娘受惊了,是在下的过错。”
孙尚香摇了摇头。半响,她回过神来,拱手道:“我输的心服口服,华公子如此厉害,可见公子你的武艺定是世所罕见,我会回去好好练习,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欣赏到你的剑法。”
小姑娘的真诚让我感到有些羞愧。这一天还是永远不要到来的好,我心虚地想。
“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孙尚香突然问道。
“在下姓黄,名月英,字宛贞。不瞒姑娘,在下是刘皇叔派来江东的使节。”
“原来你也是刘皇叔派来的人!”孙尚香叫道:“那诸葛亮是你什么人?”
“心仪之人。”华景涵小声起哄道。我一脚跺在了她的鞋上。“自然是同僚关系。姑娘怎知道孔明?”
孙尚香停顿了一下,言道:“我的兄长现在江东为官,他曾在我面前大力夸赞诸葛先生,说诸葛先生不仅相貌英俊,而且内藏韬略,温文儒雅,是一等一的英雄。”
孙权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一会儿想尽办法设计害我们,一会儿又跑到自己妹妹跟前,对诸葛亮赞不绝口。
当晚,我把对孙权的疑虑告诉了诸葛亮。“美人计。”他轻哼了一声。“不过是孙权拉拢我的第二步棋罢了。没想到,他到现在还想着这件事。”他叹了口气。
“孙尚香的确很漂亮。”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非要幼稚地说出这句话。
是因为华景涵没头没脑的起哄?还是我???真的想看看诸葛亮的反应?
“一切只是孙权的空想罢了。”他回答的倒是十分轻松。仅此而已?我的内心深处些许有点莫名的失望。没想到,紧接着他又说道:“与其用身份地位高贵的孙大小姐来拉拢我,还不比眼前清秀之人更为管用。”
“不正经!”我看着他。他笑了,我亦露出笑容,气氛瞬间缓和了许多。
“孔明,我想跟你商量件事。如果我管孙权要些士兵,他会答应么?”
“多少人?”
“四五百人足矣。”
“孙权那里应该不会有问题。”诸葛亮斟酌道:“毕竟是特殊时期。问题是,这么少的人与你有何用?”
“自上次同曹操交手后,我一直在考虑。曹操的兵将实在不习水性,经过训练才堪堪一战。然而,我军仍旧不能掉以轻心,为何?就因为曹操拥有身经百战、成绩优异的弓弩部队。这是江东不能相比的。在他们的射程范围内很难伸展拳脚,像甘宁这样跃到敌船上的做法太冒险,也很难办到。所以,我想训练出一支队伍,专门由水下潜入曹军之中。”
“水下!”诸葛亮眼睛一亮。
“对,水下。”我深吸一口气。“弓箭、火箭对水下的士兵丝毫没有任何作用。只要潜下足够的距离,或许没有被发现的可能。一旦这几百人成功搅乱敌军弓弩部队,我军便可趁势掩杀过去。”
“着实稀奇。”诸葛亮喜道:“你的想法,有时跟郭嘉的思想一样奇特。”
“谁?”
“一位故人而已。”他一句带过。“宛贞,今日你得随我去找一趟士元。”
“好啊,我没什么反对的。”我耸耸肩。“只要别再喝酒。”
“这次不会了。”诸葛亮肯定地说。“一来,这次是去讨论破曹的计策;二来,”他对我点了点头:“你的部队可能成为计策关键的一部分。”
奇怪的是,庞统好像有意躲着我们。我和诸葛亮连续登门数次,却都空手而归。
“孔明,算了吧!”我一屁股坐在庞统家大门口的石阶上。“士元兄是不准备见咱们了。一大清早来他都不在。咱们去找公瑾兄商量如何?”
“此事非士元莫属。宛贞要是困,就回驿馆小睡一会儿。”
“有句话我不得不说。”我站起身来。“从发生主公那件事之后,你就再没见过公瑾兄。我知道你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我没有刻意做什么。”诸葛亮淡然道。
“既然如此,何不找公瑾兄商量对策?江东有的是能人异士。士元兄目前既然没有涉世之意,我们还是不要勉强的好。”
“我说了,此事非士元莫属。”诸葛亮坚持道:“而且是他必须要面对的。”
他很少如此固执一念。“孔明,究竟是什么计策让你如此执着?”
诸葛亮顿了顿,示意我与他一同坐在柔软的草地上。周围鸢尾花的清香再一次让我有种涤净灵魂的感觉。
“你说的对,以士元兄的身份和名号,非他莫属。”半个时辰后,诸葛亮已将计划与我全盘托出。
“所以,你是重要的一环,士元亦是重要的一环。”
“你这么早就把士元兄算了进去,万一他不肯,岂不是全部都要重新计划?”
“宛贞,你了解庞德公么?”诸葛亮突然问道。
“庞公?呃,我只是单单知道他的一些性情学识,仅此而已。”
诸葛亮点了点头。“不错,实话对你讲,就连我们这些弟子,以及与他交好多年的长辈们,对庞德公的了解也不见得比你多,尤其是他的过去。”
我回想了一下,庞德公对这方面的确只字未提。
“我猜想,庞德公从没让你立过什么誓言。”诸葛亮问。
“未曾。”
“其他弟子也没有。然而,唯独我和士元,庞德公让我们立下了一个终生不可违背的誓约。”
“有这等事!”
“这个誓言便是:我与士元可以从师于庞德公,但前提是日后我二人不可在战场上相争,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处于敌对关系。他虽未说明理由,但却严肃地告诉我们,这条誓约是绝对不可违背的,否则天象将异、气运大变,我们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会面临不可预知的危险。”
“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辅佐主公,士元兄就不得不要与曹操为敌,对么?”我轻声道:“难怪你说,这是他必须面对的。”
他静静默认。
我们还未等来庞统,江东却先等来了一位贵客。
曹操派遣自己的幕僚蒋干前来江东。这蒋干字子翼,很有辩驳之才,众人皆说他独步江、淮之间,无人能敌,而且据说是周瑜幼时的同窗挚友。也难怪周瑜大张旗鼓的亲自出迎。
“曹操派这样一个身份的人来,目的太明显了。”我遥望着远处的大队人马。“真相亲眼见见这位蒋干的风采是否真如传闻一般。”
“这回是江东自己的事,是公瑾的私事,我们不便参与。”诸葛亮懒洋洋地说。温和的日光让他感到无比舒服。
“不参与我们来江边做什么?”
“暂时先不告诉你,免得你激动不慎落入江中。”诸葛亮似笑非笑地说。
我无可奈何地撇过头去。
没过多久,之见江上远远驶来一艘不起眼的小船。随着距离逐渐拉近,那个熟悉的身影,越来越清晰,竟然是???“子龙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