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艳色

第32章:布帆无恙挂秋风

三国之艳色 刘荣步 2024-11-16 21:26
“大人,发生了何事?”华景涵注意到我微红的眼眶。
“没什么。”我转念一想,又道:“只是方才与周都督闲聊之时,谈起一位故友,近日听闻那位故友染疾,且时日不多,又不肯让医官医治,所以悲从中来。”
“所染何疾?如此严重?”我们向驿馆走去。
“只知近日来口吐鲜血。”
“血从口出有两种渠道。一者经由肺脏而出,二者经由胃脏。”她停顿片刻,问道:“不知大人这位故友口中鲜血是伴随咯咳,还是呕吐?”
“这我倒知晓,是第一种。”
“如此大抵是正气虚弱,染上肺疾所致。”
“严重?”我有些紧张。
“若他真称自己时日不多,那最严重的???莫过于肺痨。”
“肺痨!”我猛地停住脚步。“那不是不治之症!”
华景涵见状,赶忙劝道:“大人莫急。有可能还未到无法医治的地步。此等肺病,在体质健魄时不易发病,只有当体质虚弱时才表现出来。不知能否让属下见见此人?”
“不行,他离此地较远,不是一两天去得的。可是景涵,你定要帮我。”我恳求地看着她,或许,她可以救周瑜也说不定。“我知道你懂些医术,麻烦你回去之后写些调理的药方给我,别的什么都不要问。”
“大人???”她微微叹了口气。“大人吩咐,属下敢不从命。”
本想此次来江东只是一两天就可将事办妥。可如今已经小半月之久,孙权一直未曾给我答复,我上吴侯府拜访也被拒之门外,我将此间情况写信托人送去公安给主公和诸葛亮,也具是没有回音,这下我仿佛成了个被闲置的人,能够做的,也只有瞒着华景涵暗暗送药给周瑜,周瑜这些日子面色倒是好了很多,几次戏谑着说若是我能助他渡过此劫,他定要找个好人家把我嫁了。
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我得到了消息。就在我们刚出驿馆大门没多远,一人便匆匆迎面而来,不小心撞上了我。他口中忙着道歉,暗地里却塞给我一张字条,随即又匆匆离去。我打开字条,惊讶地发现是诸葛亮的笔记。
“速去江边,迎接主公。”
“好像是吴侯府的人。”华景涵眯眼看着那人背影。“衣着像。江东果然有军师的眼线。”
“宛贞,你一点也不知道?”赵云瞪着眼睛问我。“孙权遣吕范来公安,言若是主公能和江东结亲,便是一家人,借出南郡也是情理之中。我们这才过江而来。”
“真的不知。”我懊恼地说。“孙权只是派人来安抚过一两次,说他们并未商议妥当,让我少安毋躁。他这样鬼鬼祟祟,一定有问题。”
“不管怎样,备一定要来走这一遭。”刘备毫无惧色。“不为结亲,也为南郡。宛贞,你可知道乔国佬、吴国太的住处?”
“是。”我自认为在江东这半月,可不是白待着。
“孔明认为结亲可能只是孙权自己的决定。因而有必要去探探这两位的口风。”刘备道:“不过备要先去见吴侯,晚了恐惹人怀疑。”
我立即道:“景涵,你去吴国太那里,最好直截了当地去告诉孙尚香,反正你们两个惺惺相惜。孙尚香闹起来,不怕国太不知道。子龙,对过那条巷子里有家迎亲乐队,拿些银两给他们,让他们边奏乐边散布主公要结亲的消息。我现在就陪主公前去面见吴侯。
他们先是愣在原地,随后还是刘备最先反应过来。他清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对其他两个人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黄从事渐渐有了我们诸葛军师的风范?”
我顿时语塞。
孙权与刘备初次相见,两人具是感到出乎意料。孙权没有想到,一个年近五旬的长者依然如此风姿绰约,而且慈祥中隐隐有一种威严,令他心生忌惮。刘备则是意外孙权如此年轻,便已成熟稳重,眉宇间俨然有了些君王的狠辣。
“汉左将军刘备,见过吴侯。”刘备首先行礼。
“哈哈,总算是把皇叔盼来了。”孙权回礼。礼毕,他笑着说:“皇叔是客,我们是主,定要尽地主之谊,让皇叔尽兴而归。”
孙权一开始就已暗示出联盟的主客之分。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客气,倒显得生分了。”刘备大笑道。“备与吴侯马上就是一家人,还需分什么主客!”
二人又寒暄了几番,便一起进入府中。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南郡的问题上,孙权倒是格外大度。
“皇叔无需忧心。”孙权道:“我们本就是联盟,如今即将结亲,将南郡借予皇叔在乎情理之中。至于何时成亲,我们尚未选定吉时,还请皇叔暂且在驿馆等候消息。”
“多谢吴侯。”刘备举起酒杯敬向孙权,孙权亦端起酒杯。二人酒到了嘴边,还未饮下,就听得???
“报!禀主公,大都督周瑜求见!”
周瑜紧随其后而入,一袭深褐色官服显出了他的身形。我双眉微蹙,尽管努力地帮他调养身体,可周瑜还是消瘦了许多。
“瑜参见主公。”
“公瑾从柴桑赶来所为何事?”
周瑜冷眼扫向刘备。“听说主公答应了把南郡借予刘皇叔,可有此事?”
“不错,我们刚刚商定此事。”
“瑜认为此事尚有不妥!”
“有何不妥?”
周瑜朗声道:“不知皇叔可否听说,朝廷已经应主公请求,封瑜为南郡太守!”
孙权和我同时吃惊地看着他。孙权诧异的是周瑜为何在这种时候将此事搬出来,而我则认为他不是个应该来搅局的人。只有刘备平静地凝视着孙权,等待他解释。
“公瑾,我已表奏天子,封皇叔为荆州牧,你继续做南郡太守,有何不可。”孙权警告地看了周瑜一眼,而后对刘备言道:“皇叔见笑了。”
“能得见都督英姿,实乃万幸。何来见笑?”刘备起身向周瑜敬酒。
周瑜接了酒,对刘备道:“世上没有绝对之事,烦请皇叔容我们再议。”
刘备不在意地笑笑,抬头一饮而尽。
“公瑾,你一向主张联盟,今日为何做出此等荒唐之事。
“瑜敢问主公,当真要把郡主嫁予刘备?”
孙权默然。
周瑜叹了口气。“就连瑜,也是万分不舍,主公怎可能舍得?我们看着郡主长大,早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妹子。刘备虽仪表堂堂,毕竟年近五旬,郡主正值妙龄,怎样说都是委屈了郡主。”
“公瑾的意思,是先让刘备空手而归?”
听到孙权语气生硬,面露怒色,周瑜突然双膝跪在孙权面前。
“公瑾!”孙权慌忙俯身去扶。“凭你与兄长的情分,你是兄,权是弟???”
“主公,瑜只要主公一句话。”周瑜握住孙权双臂。“是否有杀害刘备之心?”
孙权凝视着他,半响,轻声道:“不错,我们有所计划,在刘备乘船玩乐之时行刺,之后即可说是江面风浪将船打翻。”
“若是遇上赵云,或是刘备下属又当如何?没有不透风的墙。”
“难道公瑾就能对他们包揽四郡无动于衷?”孙权将周瑜扶起。
“自然不能。刘备是人中之龙,总要除去,但不是现在。”
“不是现在,更待何时?”孙权不解地问。
“赤壁大战,我们两方携手共诛曹贼,世人皆已目睹。如今设计杀了刘备,虽然远在荆州的诸葛亮、关羽等人,不足以成气候,夺下四郡不是问题,但他们若背水一战,双方必将损失惨重,且难免尽失天下人心。”
“干一番大事,总要狠下心来。”
周瑜摇摇头道:“在瑜心里,主公和曹操始终不是一类人,自古霸道不抵王道,王道不抵人道。若是主公心中仍放不下那四郡,瑜倒有一计。”
孙权凑近道:“公瑾有何妙计,可以两全?”
“英雄最可怕的就是没了大志。主公不是以择吉日为由拖延时日?我们就在这段时间里赐予刘备美女金银,让他过上从未有过的安定生活。有个一年半载,刘备鸿鹄之志必定消退。主上都无远志,四郡必乱,那时我们联合曹操一同去攻。只要我们抢得先机,先占据四郡,到时再称来帮刘备,退去曹操之兵,整个荆州就尽入我们囊中。”
“还是公瑾腹中妙策良多!”孙权面露喜色。“就依公瑾!”
二人方才议定,就听有人来报,说是国太即刻便到。
“母亲大人怎会这时候来府上?”孙权有些不好的预感。
“想必是太夫人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周瑜揣测着。“主公,瑜先告退了。若是太夫人问起郡主之事,主公尽可推到瑜身上。”
“公瑾???”孙权缓缓道了句:“多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